普通的人. 信主供應

馬可福音第六章30-44節

 

馬可福音第四章跟第五章,形成了一個很特別的結構。尤其是第四章的結尾,門徒在暴風雨過後,他們怕得要死 - --- 竟然,風雨過去,他們比在風雨期間更懼怕。因為他們不知道耶穌是誰。

 

在第五章,馬可透過主幫助三個無助者的故事,告訴我們:「耶穌是誰」。這個主題一直延續到第六章。這一章也有我們很熟悉的故事 - 五餅二魚 -  我們會嘗試透過第六章整章去重看這事。

 

有關「五餅二魚」,你最深刻的是甚麼片段?是「小男孩」嗎?一首詩歌,「普通的人」正是描寫這個場景。馬太、馬可、路加卻沒有小孩的角色,換上的卻是許多「小男人」。

 

1)耶穌的「不能」?

 

 

馬可在第六章繼續拋出「耶穌是誰」的問題。問的,先是耶穌家鄉中的人(1-6),然後是希律王(14-16)。第5節看來很難解:「耶穌在那裡不得行甚麼異能,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,治好他們。」原文其實是「不能」,和修本:「耶穌在那裡不能行甚麼異能」。為甚麼呢?因為他們太熟悉耶穌了。他們看著耶穌成長,「知道」他不過是木匹、馬利亞的兒子,以致他們雖然對耶穌的工作略有所聞,也親自從耶穌的教導中,見到祂的「本事」,最後卻是「厭棄祂」(3)。

 

希律王則是因為耶穌的名聲傳開了,而留意他。「是我所斬的約翰,他復活了」(16) 17-29節出現了一段很長的插敘,是施洗約翰受害的經過,看似無關,但卻是預示耶穌的受難,同時,也是耶穌跟從者的使命和死亡。

 

 

 

2)門徒的「不能」

 

在「五餅二魚」的故事當中。有兩個對自己較為深刻的發現,尤其,明白了以上有關第六章的脈胳之後。

 

a)耶穌的心情 - 在難處當中,依然盡心服事

 

「五餅二魚」發生的情景,是在耶穌本來打算想跟門徒「歇一歇」的時候。「使徒們聚集到耶穌那裏,把一切所做的事、所傳的道全告訴他。 他就說:『你們來,同我私下到荒野的地方去歇一歇。』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,他們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。」(30-31) 兩卷福音書:馬太和馬可同樣記錄了耶穌的回應,祂「深情的眼」和「憐憫的心腸」:「耶穌出來,見有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,因為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。」(34) 

 


 

馬可描述「來往的人多,他們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」,馬太則說明耶穌下曠野,是在祂聽到了前一段 - 施洗約翰遇害的壞消息。施洗約翰其實是耶穌的表哥,近親離世,十分難過;另一方面,他也是耶穌的同工。由第六章一節讀起,耶穌在家鄉中不被接納,人的不信攔阻了神的工作。約翰枉死,反映了政治權勢的囂張、殘暴和不公義,神的僕人同樣不獲尊重。也許耶穌亦會想到門徒,一群初生之犢,要在腐敗的世代傳福音,談何容易?他們的生命也需要安靜、退下來。無論是連續工作帶來的疲累,還是面對家庭、個人的難處,休息,都是理所當然。

 

然而,群眾不會理解耶穌的心情,他們聞風擁至,像有大公司割價促銷,各懷不同的需要,都是一窩蜂的;耶穌看得準,他們的確是如同「羊沒有牧人」一般。或者,這應該都是屬靈的需要?34下半節隨即記述耶穌「開口教訓他們許多道理」。不過講完了,耶穌看見他們心靈匱乏、身體也疲弱,自然又動起慈心,就施行神蹟,餵飽群眾。究竟這些焦慮、徬徨的心靈,有多少能聽得進好像八福、撒種比喻這些偉大的教導呢?還是他們只為了食物和身體的需要,才跟從耶穌?耶穌不會不知道群眾的心,祂也不是鐵人。祂卻依然盡心服事。

 

我想起在學校工作的日子。好多時在午飯時間約中學生栽培、門訓,吃喝就是生活的一部份。許多時候,我與太太看到有學生為了慳錢,總是吃很少。後來,我就在辦公室放一些餅乾、杯麵,都不是自己吃,而是用作「救急扶危」。我從耶穌所做的得到安慰,屬靈的事並非跟生活無關的。正如在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當中,我們也不應忽略馬大的貢獻!


門徒這裡的回應,有表達抗議或諷剌的意味。「二十兩銀子」或和修本的「兩百個銀幣」,是等同於一個人二百天的工資,門徒都是窮光蛋,根本沒有這許多的錢,買餅去餵飽群眾。之後耶穌問他們,他們說有五個餅、兩條魚 (從約翰福音得知這些更是來自一個小孩的),從字眼行間,我幾敢相信他們從未想過能夠成事。那麼,在何時他們察覺神蹟成就了呢?極有可能是直至一班大男人都吃飽了,門徒將剩下的收拾,還裝滿了十二籃子!信心是甚麼呢?是當微小的五餅二魚,被擘開,傳到我手,再傳出去,竟然越傳越有之時。每一次的感受是「不可能」、「不可能」,直到最後變為「可能」。原來,信心就是在缺乏中,一步一步鍛鍊出來的!

 

有關信心的故事,舊約都有許多。當寡婦要供養神的先知以利亞,她說就只剩下這一點,吃完了,死就死罷!以斯帖王后冒死要去見王,因為王下了命要滅猶太民族,她也是說「死就死罷」,惟有請所有人為她禁食禱告。五餅二魚,只得這麼「多」,我們仍能為這微小的,祝福、感謝嗎?

 

總結:普通的人本是平凡,信心交託卻見主的供應

 

我們看看「五餅二魚」之後發生甚麼事。它跟第四章結尾那個故事十分相似:都是發生在晚上、海上、狂風巨浪,以及門徒的反應,同樣是驚慌。可以說,對於「耶穌是誰」這問題,門徒的信心仍然在糾結當中。耶穌在海面上行走,他們就以為是鬼怪。耶穌直接的告訴他們:「放心,是我,不要怕!」沒有加上下一句:「只要信」,但他們的確需要更大的信心。

 

馬可在這裡加了一個結論:「他們心裡十分驚奇。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,心裡還是愚頑。」(52) 這句評語,將會在第八章,由耶穌親自跟門徒去講。即是說,即使經歷過「五餅二魚」的大project,他們依然是讀緊「BB班」,又或者說,仍是「小學雞」。或者看完4-6章這個大段落,就像1-3章給我們的觀感:非常師尊理應有非常的門徒,耶穌撒的種本應有百倍的收成;門徒已經被差遣了,他們連事奉的挫敗也經歷過了,不過這也都只是信心的起步而已。當你耐心的繼續看下去,你會發現馬可將更多突顯這些信心的矛盾。這也是信仰最真實的地方。

 

好多人都喜歡「普通的人」這首歌,當中有句歌詞:「我是個普通的人,沒有可誇口;但我甚麼都有可能,神在我背後。」創作這首歌,也是原唱的陳芳榮弟兄,是「齊唱新歌」最早一批的創作人,當年這班弟兄姊妹推動粵語詩歌的創作,影響了香港教會很多,已經有三十年;他們有些仍在推動基督教音樂的發展,掙扎求存。這是教會界其中一個像「愚公移山」的工程,另外一個,就應該是青少年事工了。「五餅二魚」的神蹟十分重要,尤其放在第六章當中:事奉主的人要被人拒絕、會無辜枉死,會想休息也不得休息。當時教會的信徒一聽,就會想到這就是自己的「下場」。然而,「五餅二魚」不就是我們自己嗎?被擘開、被成全,但普通的人,信主供應,就叫人吃飽,並且有餘,裝滿了十二個籃子。


不要害怕,只要相信

馬可福音第五章34-43節

 

馬可福音是一卷情節很緊湊的福音書!第一至三章記述耶穌出場,祂遭遇反對,卻亳不在乎,這位非常師尊只要遵行神的旨意,甚至祂說出:「凡遵神旨意的人,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。」(3:35)

 

讀者必定會想,非常師尊自然會有非常的門徒。可是第三章中記載耶穌在門徒當中,設立核心的十二人小組,當中不只有平凡人,更有出賣祂的猶大(3:13-19),在第四章,耶穌講了一連串有關種植,就是成長的比喻,重點是豐收。誰是那結出百倍果實的呢?

 

成長卻是個奧秘,在第四章結尾,當門徒經歷過狂風暴雨,我們好想知道他們將會怎樣成長?暴雨完結,他們竟然更懼怕,馬可筆下,可圈可點!「他們就大大地懼怕,彼此說:『這到底是誰,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。』」 (4:41) 

 

原來人未認識耶穌是誰,心並不會穩妥。第五章的焦點將門徒轉至三位無助者的故事,互相襯托。我們熟悉的金句:「不要怕,只要信」,是對一位人生正在面對風暴的爸爸,睚魯所說。

 

1)三個無助的人遇上________的主

 

讓我們先看看今天的主角。「有一個管會堂的人,名叫睚魯,來見耶穌,就俯伏在他腳前, 再三地求他,說:『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,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,使她痊癒,得以活了。』」(5:22-23) 三人之中惟獨他的身份是尊貴的,不過如今他俯伏「再三」求耶穌,他的無助和沮喪可想而知。

 

「耶穌就和他同去。有許多人跟隨擁擠他。」(24) 古代街道狹小,擁擠並非罕見,但馬可旨不在客觀描述,而是刻意部署 (讀馬可福音的要留意這特點)。擁擠之時,觸摸碰撞免不了,如果有一位羞於在公開場合出現的人,就會抓緊機會接近耶穌,她就是那「患了十二年的血漏」的女人。

 

兩個互不相關的個案奇妙地互相牽連上。耶穌準備前去幫助睚魯的女兒,卻因幫助這女人,延誤了路程。「還說話的時候,有人從管會堂的家裏來,說:『你的女兒死了,何必還勞動先生呢?』」(35)

 

不!耶穌並非因為幫女人而延誤了,而是耶穌顧著跟她談話 (30-34)!上文已解釋,馬可的敘述正是表達吊詭之處,在擁擠的環境,觸摸碰撞免不了,為何要特意找出這人來?事實上,耶穌難道真的不知誰摸了祂?其實祂是有意要找出這個女人,去建立她的信心。

 

可以查一下資料,瞭解血漏病人的苦況。這類「不潔」的病,在猶太信仰文化中是極大的禁忌。推論婦人因這病,並不能成婚;即使結了婚,也會被男方休去。在古代,無法負起生兒育女責任的女人,是不完整和沒有盼望的,甚至猶如死了的人。婦人十二年來所經歷的,有身體的虛弱和不便,更是一種被隔離的孤單寂寞感覺。她觸摸耶穌,身體已經得醫治;不過,耶穌親自與她對話,祂的重點更是她的心靈要得醫治。


 

其實在第五章開頭,一個被「群鬼」附身,長年累月住在墳墓的人,苦況也不相伯仲。「那人常住在墳塋裏,沒有人能捆住他,就是用鐵鍊也不能; 因為人屢次用腳鐐和鐵鍊捆鎖他,鐵鍊竟被他掙斷了,腳鐐也被他弄碎了;總沒有人能制伏他。 他晝夜常在墳塋裏和山中喊叫,又用石頭砍自己。」(5:3-5) 不若而同,那人也是「不潔」(活在死人當中),以及被人遺棄的。

 

三位無助者之中,眶魯地位最高,也惟有是他,能主動來求耶穌的幫助。不過他的無助,也在於他在困難當中,也無法看透事情的全部。睚魯求耶穌,可是他的信心也只在耶穌能夠醫治他的女兒(23)。如今女兒死了,正如旁人的評論:「耶穌已經幫不到你了!」他所認識的耶穌,若僅是能夠醫病,他也許亦會認為,怎樣主要「多管閒事」呢?就如被鬼附的人,遠遠見耶穌來,就大聲呼叫:「至高神的兒子耶穌,我與你有甚麼相干?我指着神懇求你,不要叫我受苦!」(7) 被鬼魔操縱的這人,不知耶穌要帶給他自由,就像被罪捆綁的人,誤會信仰是一種束縛。對患血漏的女人,耶穌找她出來,是否多此一舉?祂是否應當先趕去醫好那患重病的女兒呢?

 

原來主所看重的,比我們所著重的,是更深、更遠。睚魯眼看這一切,心裡焦急必能理解,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「主怎麼不快快幫助我」?這豈非也是我們在信仰上的體會?難道祂是有限制,並非全能又全知的呢?經文往下看,你就知道祂不單能醫病,更能叫死人復生;祂知道血漏病婦人的需要,也知道小女兒的情況!

 

請在標題的空間,填上你從經文中看到,耶穌是一位________的主。認定祂是誰,就是我們生命得穩妥的源由,也就是我們的信仰!

 

 

2)信心的建立,在於親身經歷耶穌就是________________

 

回到34-35節,也就是睚魯信心的一個轉捩點。這段對話極有意義。耶穌對一個「女兒」說「你的信救了你」的時候,卻傳來另一個「女兒」死亡的消息。其實,兩個無助者故事的貫穿,在馬可的描述中形成了一個三文治結構,即是說,馬可要透過一個從邊緣,如同已死婦人尋回生命的故事,作為信心的榜樣。「不要怕、只要信」並非空泛、抽象,但也要人去親身經歷,才能真真實實成為另一個活活的見證。

 

在睚魯家裡,是一幅哭喪的圖畫。馬可用了三個動詞:「亂嚷」、「哭泣」、「哀號」,以及一個形容詞「大大」,來描寫死亡帶來的混亂。相反,由聽到噩訊的開始,睚魯是完全沉默了,沉默得好像消失了一樣。耶穌說:「為甚麼亂嚷哭泣呢?孩子不是死了,是睡着了。」他們就嗤笑耶穌。(39-40) 面對真實發生了的事,怎樣相信?誰會相信呢?

 

聖經經常以「睡」委婉地指出「死亡」,具屬靈意義的是,死亡沒有終極的權柄。留意當時,耶穌還未看到那女孩。稍後,馬可記述耶穌一句話,便叫女孩復生,「就拉着孩子的手,對她說:『大利大,古米!』(翻出來就是說:「閨女,我吩咐你起來!」) 那閨女立時起來走。他們就大大地驚奇;閨女已經十二歲了。」(41-42) 三個無助者:污鬼被趕出、重病得醫好、死了能復生,顯出耶穌是全能者,不止這樣,耶穌預先說明女孩是「睡了,不是死了」,顯出祂更是全知的,是「至高者」。

 

「全能的神」以及「至高的神」希伯來文分別是El Shaddai 和 El Yon。在舊約創世記,上主向亞伯蘭顯現,對他說自己是「全能的神」,之後每次提到這名字,都是說祂應許豐收、土地,以及一定會實現所應許的。「至高的神」,不單指出沒有更高的,而是不可能有更高的 - 惟獨神是萬有的統治者,沒有誰能破壞祂的計劃,或抗拒祂的大能。

 

「全能神能否做一塊祂舉不起的石頭?」拿神的全能來開玩笑,貶低了神只是人世間的一位「大力士」,也像這裡嗤笑耶穌的旁觀者。「至高者」卻掌管一切,祂有自己的時間、計劃,我們的信心並不是在於事件如何成就,而是耶穌是誰。馬可已經漸漸揭開耶穌的真正身份,比對舊約中對上主的描述,耶穌就是神。

如果我們將第四章跟第五章結合來看。第四章所講的成長、豐收,也可以是指人對耶穌、對上主的信心。加上四章結尾門徒在風浪上的事,便合共是四件事。還記得耶穌對門徒所說的嗎?「為甚麼膽怯呢?你們還沒有信心嗎?」以致風浪平靜,門徒竟然比之前更懼怕,因為他們還未認定耶穌是全能神、至高者。

 

馬可將眶魯和血漏婦人的事件牽連起來 - 一個三文治的結構 - 顯出一位在社會邊緣、不潔、本來只是隱沒在人群的婦女,她的信心不僅「救了她」,更成為眾人的榜樣。但眶魯也是值得我們欣賞的,眾人喧鬧亂叫,他卻沉默不語。耶穌對他說:「不要怕,只要信」。試想,那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晚上,雖然短暫時間後就會重見光明,但信心的等待,一分鐘就已經是最難熬的了!但可貴的是,信心成為人盼望的來源,真的足以令人不用害怕!

 

42-43節也是不能略過的細節。首先,事過境遷,馬可刻意描述「女兒吃東西」,看似平凡,卻是感恩的論述;大病過後、孩子出世,我們歡欣喜樂!若有忽然來的風暴,我們也不用害怕,信心就像「砌積木」,一塊一塊被建立上去,但最關鍵的,並不是信心的大小,而是信心的對象!

 

十二歲的閏女,與十二年受苦的婦人,也是奇妙的巧合。十二歲的女孩是已經可以許配給人,可以繼續展發她的人生;婦人十二年來受的苦是一言難盡,但如今也可以展開她的新生活。時間在神的手中,祂是全能神,也是至高者,祂的計劃必然是最好。講道結束,你會怎樣填寫大綱中空白的位置?那正是你「不要怕,只要信」的基礎呢!而信心要得以建立,也必須讓神在你的生命中有位置才可以呢!

 

成長奧秘. 百倍果實

馬可福音第四章

 

延續馬可福音頭三章,第四章應該是讓我們「鬆一口氣」的。反對耶穌的人,暫時退下舞台(到第六章才再出現)。第四章一開始,馬可描述耶穌在海邊教訓人,是「風和日麗、波平如鏡」的加利利海,有一群擁戴耶穌的人,也就是耶穌在第三章結束,稱呼那些親近就如祂的弟兄姐妹和母親,「凡遵行神旨意的人」(3:35)。還記得有首詩歌:「在花園裡」,描述耶穌跟我們一起在花園中漫步,一起欣賞園中的玫瑰花,聽著小雀鳥唱歌,更重要是主跟我談話,對我說:「我單屬於祂」;「與主在園中,心靈真快樂,前無人曾經歷過」。真是多麼美好!

 

然而第四章的結尾,同樣是在海上,是耶穌跟門徒在一起,但不再是「在花園裡」的甜蜜、安寧,而是狂風暴雨中的信心軟弱、懷疑,和大大懼怕,然而這正是成長的奧秘,是門徒以至我們能結出百倍果實,要真真實實經歷的過程。

 

1)令人驚歎的成長:重看「撒種的比喻」,重點是甚麼?

 

比喻(2-9節)、解釋(14-20節)。大多數人會想/問:

- 我/他,究竟是哪種土壤?

- 為何撒種的人會將種子撒在田地以外的呢?

 

根據聖經考古,古代鄉鎮並不像現代人那麼有規劃的。其實不尋常的,不是這裡撒種的方式;反而,在貧瘠、耕種條件和技術不發達的年代,耶穌所講的豐收,才是驚人、教人費解。這亦是比喻要講的重點!(另兩個比喻,耶穌有相同的強調)。

 

提起園藝,有許多令我沮喪的經驗。因為有朋友送過仙人掌給我,也給我種死了。在教會我卻是負責「園藝」,意思是為初信者的「栽培」。那本課程因為重覆用了超過十年,已經滾瓜爛熟。可是,挫敗感呢?依然是不惶多讓。

 

所以,當我們思想自己/別是是哪種土壤的時候?我們可能想,是「四樣」之中那一樣?(路旁-飛鳥吃盡、石頭-短暫、荊棘-不結實、收成) 看來,成功率就只有四分之一。但有否想過耶穌其實是講兩種土壤呢?沒有收成的,與驚人豐收的 - 三十倍、六十倍、一百倍,並且祂重點是講後者。神的國就好像一粒芥茶種,種的時候比地上的百種都小,但「長起來,比各樣的菜都大,又長出大枝來,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它的蔭下」!(4:32) 種子是在人不為意的一個晚上,自然發芽生長,令人讚歎(4:27-29)!

 

 


2)叫人驚愕的結論:10-12節耶穌一段令人困惑的結論,是甚麼意思?

「耶穌對他們說:神國的奧秘,只叫你們知道,若是對外人講,凡事就用比喻,叫他們看是看見,卻不曉得;聽是聽見,卻不明白;恐怕他們回轉過來,就得赦免。」

 

這裡的「你們」是指門徒。在原文沒有「知道」這詞彙 -「神國的奧秘是給予你們的。」若對像不是門徒,就用比喻,「叫」他們「看是看見,卻不曉得;聽是聽見,卻不明白」。相對兩卷同樣記載「撒種比喻」的福音書,馬可這個用字比較強硬,不過他也只是道了一個事實,福音並不是人人會接受。馬太、路加福音較為後期,作者是明顯想將這種強硬的態度淡化一些。

 

馬可也沒有說耶穌是引用《以賽亞書》。在該段經文,我們經常會引述6:8「請差遣我」的偉大回應,但可知以賽亞原是蒙召向一班硬心腸的以色列百姓傳講信息,慘淡收場呢?當時耶穌也是面對一群要定意要除掉祂的宗教領袖 (讀3:1-6)。

 

是神的說話太深奧,還是人不願意去聽呢?這撒種的比喻顯淺易明,就像小孩子也能明白的寓言故事,如「國王的新衣」、「狼來了」。剛才說「神國的奧秘,只叫你們知道」,原文並沒有「知道」這詞彙,人不可能靠著理性,去明白、接受耶穌。

 

這正是耶穌接著說明的(讀21-24節):燈是放在燈臺上,光來了就是要照耀;在光之下,再沒有掩藏以及隱瞞的事,除非,就好像約翰福音所講的,人不願意接受光,仍選擇活在黑暗之中,有耳當聽卻不去聽。24節和合本翻譯令人誤解是人際關係,其實那是講神 - 「你們用甚麼量器去量,神也要用同樣的量器量給你們。」你甚麼空間也不給神,神還能讓你明白甚麼?

 

所以耶穌對門徒所說,是真的:「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?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?」(13)因此聖經中所說,神不是故意叫人不明白。由出埃及記硬心的法老、先知傳信息的對象、敵擋耶穌的宗教領袖,以至羅馬書說神「任憑」他們放縱情慾的人,全都一樣。

 

 

3)門徒驚怕的片段:怕出真信心,成長的「不可或缺」

馬可以其別有心思的佈局,用了門徒的一個經歷,作為耶穌一連串講論的具體例子。除了地點上的首尾呼應,在35節他寫道:「當那天晚上」,就是指出在耶穌講比喻,講成長、講豐收的同一天,門徒信心卻是軟弱 - 就在我們理所當然想門徒就是那些收成三十、六十、一百倍的,35-43節卻記載他們信心軟弱、懷疑,和大大懼怕。

 

同樣的海邊,卻由「風平浪靜」變為「狂風巨浪」,而且更是「忽然起了暴風」,波浪打入船內,船都滿了水。耶穌在船尾卻睡著了,門徒就叫醒祂。

 

耶穌問:「為甚麼膽怯?你們還沒有信心嗎?」我們或高估門徒至少還懂求救:「夫子,我們喪命,你不顧嗎?」但很有可能他們根本還未認定耶穌是誰!「大眾在努力倒水,『老師』你居然睡覺不幫忙?」他們目睹過耶穌趕鬼、醫病,他們還只認為祂是「老師」;風浪平息之後,才驚訝的問:「這到底是誰,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。」

 

馬可描述門徒這最後的反應以及他們的一番話,作為第四章這一段落的結束,很有意思。「他們就大大地懼怕,彼此說:『這到底是誰,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。』」風高浪急,當時門徒膽怯,也是害怕;現在風平浪靜,他們的畏懼竟然有增無減。當「風和海也聽從」耶穌,而第四章開始耶穌已經這樣要求人:「你們聽啊!」(3)「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」(9) 比喻並非深奧難明,只是在乎人有沒有開放空間給神,門徒仍然不明不白,但後來的讀者,包括我們也能明白,除了那出賣耶穌的猶大,門徒都成為了何樣的人,特別對初期教會的讀者,一群門徒乃是活在他們當中!

 

耶穌是復活的主,祂是神。這裡最大的神蹟是甚麼?我認為是祂能夠在狂風巨浪中,沉沉睡覺。舊約描述神是創造者,祂坐在大水上作王;大海象徵著邪惡、黑暗的勢力,但只要至高者的一聲令下,立時平靜下來。在第五章一開始,他們將會渡到海的另一邊,格拉森,一處外邦人的地方,就遇上一個被「群鬼」操控的人,勢力巨大,卻都要臣服在全能者的令下。不過,最親近耶穌的門徒,也不一定已經掌握祂的身份;可是成長正正不是一蹴即就,問題不是我們會害怕,而是我們已經「一無懼怕」。

 

總結及應用

耶穌講「撒種」以及一連串的比喻,重點乃是豐收,令人驚歎的成長。10-12節耶穌一段叫人驚愕的結論,並非神的話太深奧,令人難以明白,問題在於人的心硬。

 

門徒似乎令我們失望了。但正是「成長的奧秘」。當我們不期然又問:我或別人是哪種土壤?或者是因為知道之後,就可以「因材施教」。豈不知撒種者在撒種的時候,也沒理會是甚麼的土壤,是當時社會的處境,也別有屬靈的意味,因為最關鍵的是,種子在好土裡,就會帶來驚人的豐富,而這顆奇妙的種子,就是神的道。

 

我們無從判斷土壤,才決定撒種在其中;也無從「催谷」種子成長,特別是現今變得「非人化」的教育制度,教會的栽培有否回歸耶穌的心意呢?門徒早上在平靜的海邊,安靜聽道;晚上忽然遇上暴風,信心疑惑,這一切,都是整全成長的一部份。

 

有專家跟我們分享:原來「栽培」,不是一下子下很多營養液,便是最好。當植物種了在土壤,土壤本身已經可以提供它所需的營養達兩個月。其後落營養液,亦是先稀釋滲透在植物不同的位置,根部才能好好吸引,才對它的成長最好。信仰的生命成長也不靠催谷,或只看一時。

 

每次看見許多認識了很久的年青人,「終於」受浸了,或讀神學、畢業等,就感到成長之奇妙,也想起他們曾經歷的一切。從前認識許多自少已經鋒芒畢露的年輕人,也有許多教人無可奈何,以為信心堅固的「好土」,在教會中忽然消失、離開,像門徒在「忽然」之間,居然「懼怕」?但正因他們還會「懼怕」,他們的心依然是柔軟的,結局就只是其中一個離開了。保羅說:「使人成長的是神。」撒種的、澆灌的,都不可誇口。讓我們都以敬畏、謙卑的心來等待生命的成長。耶穌說,光來了,就是要照耀,叫我們有信心,是神的道落在好土裡,就會結出百倍果實來。

 

 

 

非常師尊. 只遵神旨

馬可福音第三章

 

馬可福音第一章,耶穌被五重介紹,隆重登場。祂受群眾擁戴,顯出非凡影響力。然而到了第二章,出現了強烈的對比,因為馬可同樣記載了五件事情(直至第三章6節),人對耶穌的反應是完全相反!祂被宗教領袖評論、質疑、控告,甚至這班人最後商議要除滅祂(3:6)。馬可福音尤如引入入勝的電影或小說,讓我們不禁要問:「耶穌祂究竟是誰?」有一首經典的詩歌:「耶穌豈是凡人」,歌詞一開始說:「何因被祂所惑困?」祂的行事、祂的說話、祂每一個舉動,是如此與別不同;正是我們讀馬可福音時,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。 

 

 

1)非常師尊,非常選擇

A. 引起爭議。第三章最難解的一段經文是第28-29節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世人一切的罪和一切褻瀆的話都可得赦免; 凡褻瀆聖靈的,卻永不得赦免,乃要擔當永遠的罪。」其次是33-35節,令人難以想像是耶穌對家人好像很沒禮貌。耶穌的言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。不過當我們集中看1-6節的事件,我們會想到耶穌是要針對一群心已經剛硬的宗教領袖,但祂並不是恨惡人,而是恨惡罪。

 

B. 挑戰權威。猶太人為了確保精準地遵行神的律法,引申了誡律613條,其中有訓令式、禁令式的,後者便佔了365條。「眾人窺探耶穌,在安息日醫治不醫治,意思是要控告耶穌。」(3:2) 這段記載是緊接第二章,耶穌繼續鑽入不應觸及的話題、角落,要挑戰權威。這裡說會堂裡有一個枯乾了手的人。「枯乾」是「萎縮」的意思,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需要,Message英文的翻譯,更顯示耶穌不單是偶爾遇上這人,而是故意找這人;至少,祂是故意要醫治這人,與眾人要故意找著耶穌的把柄,成了強烈的對比。

 

C. 沒有中庸。「耶穌對那枯乾一隻手的人說:「起來,站在當中。」 又問眾人說:「在安息日行善行惡,救命害命,哪樣是可以的呢?」他們都不作聲。 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,憂愁他們的心剛硬,就對那人說:「伸出手來!」他把手一伸,手就復了原。」(3:3-5)  摩西的律法並沒有禁止以色列人在安息日求醫或治病,但耶穌是否可以遷就一下宗教領袖所定的規條呢?例如門徒肚餓,可以不執起地上的麥穗來吃,手枯乾看來不是急症,可以等第二天才醫病嗎? (參路13:14,「有六日可以作工」)

 

 

D. 只遵神旨。行善行惡、救命害命 - 難道只得兩個選擇、沒有一個中庸之道?套用我們熟悉,也是耶穌自己親自講的「好撒馬利亞人」比喻,在這位非常師尊心目中,的確只有這兩個選擇。兩個人在路上遇上一個被強盜打傷的人,都看見他,然後從路的另一邊過去。他們不像撒馬利亞人,看見他,然後「動了慈心」,幫助他。兩個人沒有幫助他,在耶穌的心目中就是增加了傷者的痛苦,沒有救他,就是等同於殺了他。耶穌感歎當下是拯救的時機,卻要這人再受苦二十四小時;祂就選擇無懼於墮入窺探者的圈套,惟獨要遵行天父的旨意。

 

 

網上有篇漫畫這樣說:「所謂勇敢,不是做別人害怕的事;而是做自己害怕的事。」耶穌的選擇是只管遵行天父的旨意,無懼權勢的逼害,因此也沒有中庸、不會妥協。有一則寓言故事,題目是「誰是真正的強者?」森林的獅子王為了炫耀自己的勇猛,聽從了狐狸的建議,誓要殺死一百隻動物,讓所有動物都要臣服與牠。所有動物都聞風喪膽,惟獨水牛決定要冒險跟獅子王談判。本來獅子王也覺得殺了牠不太吉利,怎知水牛卻像不怕死:「聽說你只要殺多一隻動物,誓言便可達成。但在你殺掉我之前,請滿足我一個願望:請把這顆樹的樹枝切斷。.......然後請把它接回去。」「如果你只能夠摧毀而不能創造,又有甚麼好絃耀呢?」

 

宗教領袖其實是想為著保住權勢,誓要除滅耶穌;我們的主卻是決意冒死,惟獨要成全天父的旨意。最終祂被釘十架之上,但三天之後祂要復活。祂心意已決,因此,在第三章的最後段落,祂表明「遵行神旨意的人」,地位上比肉身的血緣關係更高;而20-30節祂進一步被誣蔑「靠著鬼王趕鬼」,祂毫不留情地說,若人心剛硬至將上帝的工作與鬼魔的工作同等,那可以是無可救藥、永不得赦免的罪!

 

2. 非常師尊,非常門徒

A. 耶穌親自揀選。如果耶穌是一位非比尋常的師傅,我們會想:祂的徒弟們也應該非同凡響;正如在專業、藝術界別,經常強調的是「師承誰人」、有甚麼資歷。馬可福音第三章第一次出現「三文治結構」,在開頭、結尾描述耶穌怎樣獨排眾議,中間的「餡」,正是要提及祂的門徒又是何許人也?3:13:「耶穌上了山,把自己所要的人召來,他們就來到他那裏。」耶穌特意選召的學生當中,我們未必每位都熟悉,但只讀頭和尾:「他設立的十二個人有西門,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,......還有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。」(16, 19節) 一個是不認主,另一個是出賣主的(馬可特意提我們:「還有」),叫人感驚訝!

 

B. 平凡中顯不凡。釋經學者馬有藻博士在他的書這樣寫:「十二個門徒在當時的社會裡都是最普通不過的尋常百姓,......他們在性格上甚多瑕疵,但耶穌親自揀選他們、悉心教導他們三年之久,期望他們日後肩負絕不平凡的重任!......彼得常常在門徒名單中排列榜首,足見他在這個團隊裡領袖的位置。他確實有領導的才幹和影響力,可是缺點也不少。跟隨耶穌的三年裡,他們從世俗的理解轉向屬靈的領悟,從驕傲自大轉向謙卑順服,從信靠自己轉向仰賴上帝,從膽怯懦弱轉向勇敢剛強,從無學問的小民轉變為初期教會舉足輕重的屬靈領袖,因為耶穌復活的大能將他們的生命徹底扭轉過來。」

 

C. 無懼生死抉擇。跟大家也思想一位近代的神學家,潘霍華。1945年4月8日,他在德國的集中營被希特拉下令判刑,殉道時只是39歲。1933年希特拉當權,成千成萬的德意志青年集會廣場上高呼「希特拉萬歲」的時候,潘霍華在無線電上公開摒絕一個把人民引上歪路、把它的「領袖」當作偶像來敬拜的政權。歐戰爆發,希特勒的軍隊展開侵略性的進攻,他頒布了剝奪猶太人權利的法案,也控制了國家教會;潘霍華與一些堅守真理的傳道人,組成「認信教會」和地下的神學院(難怪他寫的《團契生活》是如此有血有肉),同時加入反納綷的工作。教會有人曾勸他暫援行動,美國的朋友亦曾設法帶他過去,可是一星期後他卻選擇回國,尤其當時「認信教會」的另一位核心牧師,已經在集中營被殘暴地奪去性命。有許多閱讀潘霍華故事的人覺得婉惜,因為在潘霍華死後22天,4月30日希特拉自行了斷,納綷帝國瞬間瓦解 - 就只差22天! 

 

D. 定意追隨基督。有位作者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引用他的《追隨基督》:「當基督呼召一個人,祂召他來為祂死。」「廉價的恩典是教會的死敵。今天我們必須力爭昂價的恩典。」廉價的恩典是不要付上作門徒的代價的恩典,是不需要背十架的恩典。昂價的恩典是那藏在地裡的寶藏,為要得著它,人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他一切所有。是基督的呼召,門徒聽見馬上捨棄他的網來相隨。」「它是昂貴的,因為它叫神付出了祂兒子的生命:『你們是用重價買來的』,而叫神付出那樣重價的,對我們不可能是廉賤的。」

 

這位作者當日是寫台灣的基督教。她說:「基督教逐漸傳播,而教會也逐漸淪為世俗化......教會的妥協已使它逐漸失去了它應有的貞潔。有太多的教友而太少基督的門徒;太多願意被抬上天堂,太少願背十字架;太多願意得著神的恩典能力和安慰,太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。今天教會的苦杯是摻了水的。一些高貴的靈魂甚至不屑加入,因為他們不屑喝摻了水的酒。」這位作者是誰?她是突破創辦人蘇恩佩,她的人生也是為主燃燒,對今天香港基督教影響力舉足興重!

 

總結:耶穌和祂的門徒是怎樣死的?

耶穌是怎樣死的,相信我們是很清楚。祂的門徒又是怎樣死的?根據許多資料,他們都是跟隨主的腳蹤,惟獨遵行天父的旨意,至死忠心。有位肢體跟我分享想神用他,但為了過去做得不好而害怕;我好渴望鄭重的表達:神揀選人,並不是看他們的過去,而是看到他的未來;而今日,就是好好裝備自己,特別是在神的語話語上造就自己。除了聽道(我按著一章又一章跟大家查考聖經,可以算是「難」聽的道呢),還要認真的學聖經,有讀經的生活,報讀主日學課程(要鄭重預留時間、好好預備),才能跟隨主腳蹤,惟獨遵從神的心意!

 

 

馬可福音第三章   思想問題:

 

1. 在整章聖經,耶穌做了甚麼、說了甚麼,是令你覺得困惑、難以理解、甚至難以接受的呢?

2. 耶穌在安息日治病(1-6節),觸犯了宗教領袖訂立有關安息日的規條。祂為何不避重就輕(例如到了第二天才醫病)?對你而言,信仰取中庸之道,有甚麼問題?

3. 非常的師尊,應該會有非常的門徒。馬可在13-19節列出十二使徒的名單,讓你有何發現?

 


來跟隨我. 選擇相信

馬可福音第二章

 

馬可福音第一章的要點 (透過OIA研讀的一些發現)

 

- 1:1 「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(Beginning)」。耶穌出場,是幾百年前以賽亞先知已經宣告,他還只是預告有位先鋒,去舖排耶穌出場。合共五個單位,隆重介紹耶穌。1:45「人從各處都就了他來」。事實上,馬可只是描述耶穌好平常一天所做的事情而已,整章聖經,耶穌只說了六句話。

 

- 讀畢第一章,我們必定有個結論:耶穌這人物,殊不簡單。天上的父神說「你是我的愛子」(11),污鬼說「你是神的聖者」(24),群眾對耶穌的擁戴,更不用多講。施洗約翰說,祂就是要將我們的生命徹底翻轉、改變(Change, Inside-Out)的那位。

 

- 但是馬可並不是停在這裡。進入第二章,馬可的重點是記述耶穌做了一些事、說了一些話,引起軒然大波,先是被評論、接著被質疑、被控告,甚至到了第三章之開首,反對的人商議:要除滅耶穌!

 

 

1)耶穌的言行,直接針對人生命的黑暗

法利賽人、文士是當時的宗教領袖,訂立了宗教的規距、要求、形式;「守安息日」是在十誡中,神所訂立。「當記念安息日......。這一日......都不可做任何的工。」(出20:8-10) 為了確保精準地遵行這誡命,宗教領袖引申了誡律613條,其中訓令式的佔248條,禁令式的佔365條。

 

第二章分段清脆利落,這裡記載四件事情,看起來都是好人好事,又或者都是平凡不過:醫好一位有需要的病人(癱子)、呼召一個罪人離開罪惡(稅吏)、討論一個宗教的行為(禁食)、解決一個日常的需要(肚餓)。令人詫異的是,耶穌好像故意要鑽入一些人所不應觸及的話題、角落,作出挑戰。

 

第一件事:醫治癱子。爭議不在拆屋,甚至不在治病,問題是耶穌要赦罪。「孩子,你的罪赦了。」(5) 究竟「叫一個癱的人拿著他所睡的褥子行走」,還是跟他說一句「你的罪赦了」容易?是否看似後者呢?但若非上帝,靈裡的病怎能醫好?耶穌要針對更大、更重要的問題。這裡描述反對的人「議論」祂。

 

第二件事:呼召稅吏。爭議也不在傳福音。稅吏是當時為人厭惡的「合法」職業,一方面同胞認為他們是「賣國賊」,另外因他們可以濫收稅款,中飽思囊。(稅吏撒該的財富多得,竟可以向訛詐過的人,還四倍錢!)這些人當然要悔改,但跟他們一同吃飯又是另一回事,因為同檯吃喝在當時代表認同、接納。法利賽人中的文士就對耶穌的門徒說:「他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嗎?」他們質疑耶穌。

 

第三件事:有關禁食。由間接問門徒,再升級為直接挑戰祂。經文說某一天(當下),可能是指一個特別的禁食日,或者他們認為門徒應該很嚴肅,耶穌卻沒有要求、管束他們;第四件事也相彷,耶穌在安息日容許門徒執那些麥穗,按宗教領袖的解說,這是安息日中其中不能作的事情之一。「看哪,他們在安息日為甚麼做不可做的事呢?」(24) 這已經成為了控告!3:2「眾人窺探耶穌,在安息日醫治不醫治,意思是要控告耶穌。」他們想進一步拿耶穌的罪證。

 

 

2. 耶穌活在今時今日,是否也要直斥其非

耶穌怎麼總像要故意鑽入一些人所不應觸及的話題、角落,作出挑戰?就像「國王的新衣」的故事,當眾直斥國王沒有穿衣服的那個小孩子。童話故事的結局,曾被改成國王在事後嘉許那天真的小孩,從而決定個好的統治者,但這不是馬可的記錄。3:6說法利賽人要和希律黨的人聯手,兩群本來勢不兩立(希律黨是擁護羅馬政府,法利賽人卻反對羅馬的軛),為了除掉眼中更大的敵人,政治的歧見也可以放下。

 

四件事情中,耶穌指出了深層次的問題:a)身體有病、靈病更重 b) 排拒他人、更大的罪  c) 拘泥傳統、生命糟蹋 d) 優次不分、人性扭曲。癱子只期望重新行走,耶穌更要醫好他靈性的病;當中病得最重的,是一班對上帝已經麻木的宗教領袖。稅吏是當時的壞份子,是最不受歡迎的人士。宗教人士認為他們要悔改,但也要被隔離。耶穌說有病的人需要醫生,隔離,並不會醫好他們。自以為是康健的人,排拒他人。誰是更壞的份子? 耶穌說:「新布縫在舊衣服上,會帶壞了舊衣服」(21) ,正是生命要徹底翻轉的宣告,拘泥傳統,最後只會令生命糟蹋,在安息日設立亳不體恤人性的禁令,也叫人性扭曲。「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。」(27)

 

耶穌活在今時今日,是否也會直斥其非?

a) 社會的不公:從經文的演譯這似乎是肯定的。不過我看出耶穌最想針對的,倒是制度背後的問題;正如群眾期望耶穌帶他們脫離羅馬政府的軛,耶穌的方法卻不是「起義」。在醫治癱子中可見,祂要醫的,是最深層的病。

 

b) 教會的漏弊:宗教領袖對禁食、安息日、罪人、赦罪意義的扭曲,好明顯耶穌都挑出來,突顯他們的荒謬。教會也必須警醒:許多行之已久,甚至行之有效的方法、規則,都要由生命能否被建立、人性能否被發揮來重新量度。事實上網上經常有文章轉載,對教會作出大大小小的評價。  

 

c) 人性的封閉:我見過有教會在處理批評、衝突事件,雙方至終不能再對話,都覺得對方錯、「封閉」,無奈的是,我們都讀同一本聖經,都以為是代表上帝的那方。青年人或許總會覺得教會不聽他們,但人性的封閉,是有年歲分野的嗎? 

 

d) 隱藏的惡念: 當宗教領袖們一步一步,由議論、質疑、控告,進而發展到想除滅耶穌,隱藏的惡念,是耶穌來到地上最要直斥其非的!無論做何事,也要好好讓神鑒察我們的動機,大衛寫得好:「要看看在我裡面,有甚麼惡行沒有?」(詩139:24) 我不知道神會否揀選你,好像耶穌一樣,要在這時代「直斥其非」,不過請靜下來想一想,你始終不是耶穌!但我肯定耶穌要向直接針對我生命當中的黑暗,並呼召我們 - 就像呼召稅吏(馬太也是福音書作者!)來跟隨祂,脫離罪,要選擇相信!馬可想告訴我們:耶穌來了,人會歡迎,但同時會拒絕,關鍵的,就是選擇相信、去跟隨祂,面對生命中的黑暗。你願意嗎?

 

 

馬可福音第二章  思想問題:

1) 請留意不單有四件事情、群眾的愛戴,還有那越加激烈的反對。

2) 耶穌是否有意做一些事情、說一些話來惹起宗教領袖的反感?為甚麼祂會如此做?

3) 宗教領袖為何要反對耶穌?背後反映了甚麼?耶穌來了,人會歡迎,但同時會拒絕?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耶穌一來.萬人盼望

馬可福音第一章

 

本系列的講章取材自去年暑假,一個自發的查經小組,鼓勵弟兄姊妹更有動力查考神的話語,就尤如一個尋寶的過程,這寶藏最與別不同的,是珍寶取之不盡;越多人去尋找,更會掘到更多!

 

1. 如何開始尋寶旅程

首先,我們要用合適的尋寶。我們教會用「歸納式研經法」(OIA),這方法之所以最合適,原因有二:一,這是現代一般閱讀、研究學問的方法,二,聖經寫成之時期,特別是新約,希臘文化全盛時期,著重邏輯演進、文學表達、細心參照,與這方法吻合。查經的方法相當重要,很多聲稱高舉神話語權威的人,解經的方法和進路卻有問題,我們必須十分留心。

 

當你閱讀一本書,會先從書名,得知這本書的主旨;接著看目錄,理解它的內容舖排。我們一般會一章接一章閱讀,因為那是作者的思路:一章代表一個段落,而接連幾章,則會組成「部份」,每部份層層演進,帶出結論,也就是全書的重心。在這系列講道,我會按著馬可福音一章又一章的脈胳,好讓大家不會「斷章取義」,也不至在不同福音書讀到同一段事蹟或記載,只想到又是重覆一次。不同聖經作者,即使引用同一段事蹟或記載,也可以想帶出不同的含義和目的。

 

馬可福音第一章雖然記載好幾件事,但目的和效果卻是顯而易見的。一開始便先聲奪人:「神的兒子,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 (新譯本是「開始」,Beginning),令人聯想起另一個Beginning:「起初,神創造天地」。馬可福音作者寫作的手法相當明快,比對馬太、路加用上很多篇幅去寫有關耶穌的出生,甚至孩童耶穌的事蹟,在馬可福音,耶穌一出場就是祂的身份被認定、祂的說話、行事充滿影響力;在頭八節聖經,耶穌也不是最先出場,這跟重要人物/事件出場一樣,總會先有隆重的準備,按步就班舖排,帶出重點和高潮!

 

 

 

 

2. 耶穌的五重介紹

 

 

希望大家有時間,可一口氣讀完第一章。你會發現耶穌真是一位不簡單的人物!短短一章,耶穌就得到五重的介紹,分別由先知與先鋒(2-8)、天上的父神與聖靈(9-11)、魔鬼與天使(12-13)、跟隨祂的人(14-20),以及群眾。若馬可福音被拍成一套大概120分鐘的電影,第一章也許佔頭十分鐘,情節已經相當緊湊。在本章結尾:33節「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門前」、35節描述耶穌一清早想去禱告,祂的門徒西門和同伴要追住祂,因為「眾人都找你」。


2. 耶穌的五重介紹

希望大家有時間,可一口氣讀完第一章。你會發現耶穌真是一位不簡單的人物!短短一章,耶穌就得到五重的介紹,分別由先知與先鋒(2-8)、天上的父神與聖靈(9-11)、魔鬼與天使(12-13)、跟隨祂的人(14-20),以及群眾。若馬可福音被拍成一套大概120分鐘的電影,第一章也許佔頭十分鐘,情節已經相當緊湊。在本章結尾:33節「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門前」、35節描述耶穌一清早想去禱告,祂的門徒西門和同伴要追住祂,因為「眾人都找你」。

 

試想像,這套電影的「預告片」,早在幾百年前已經準備好。以賽亞先知記述:「看哪,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,預備道路。」然而那只不過是描述那為主預備道路的先鋒,也不是耶穌本人。英文聖經Message譯本形容這先鋒 -施洗約翰是 “Thunder in the desert” - 「旱地裡的雷」。 令人聯想起「旱天雷」這特別的天氣現象 - 是指一種沒有為地面帶來雨水的雷電(其實產生這種雷電的雲也有降雨,只是雨點未到達地面,已經於空氣中蒸發掉)。乾旱就是當時神的子民的實況,他們接連被希臘、羅馬帝國統治、轄制住,宗教生活是有的,但實際上生命是乾枯的,在舊約最後一卷書「瑪拉基書」之後,整整四百年沒有啟示,直到約翰來到。然而約翰明言,他不是那位帶來終極盼望的人,就如「旱天雷」不會為地上帶來雨水。

 

Message譯本這樣翻譯約翰的話:「真正要行動的,還未出場 - 電影的主角,相對於我這個小配角,要改變生命。我是在河裡為你們施浸,帶你們由舊生活轉往天國的生活,但祂的施浸,是『聖靈給你們施浸』,將你們的生命徹底反轉(Inside-Out)」

“The real action comes next: The star in this drama, to whom I’m a mere stagehand, will change your life. I’m baptizing you here in the river, turning your old life in for a kingdom life. His baptism—a holy baptism by the Holy Spirit—will change you from the inside out.”

 

在我們今天又怎樣呢?是否也是乾旱無水的世代,是否也像神不再默示自己(縱然我們擁有許多聖經)。今日有不少人要出來當領袖,但誰才能叫事情「徹底反轉」(Inside-out)呢?

 

 

 

 

3)耶穌來,對我們的意義

馬可選擇以明快的手法,由以賽亞、約翰、天父、魔鬼、天使、門徒以至群眾,帶出耶穌那驚人的影響力。細心數一數,整章聖經耶穌說的話只有六句 (15, 17, 25, 38, 41, 44)。事實上,馬可不過記述了耶穌「平常」一天所做的,然而21-45節描述祂為群眾帶來的震撼(有一些字眼,是馬可筆下不斷重覆的:「就」、「即時」、「立刻」),前所未有。學者都相信,馬可福音是初期教會第一卷面世的福音書,會眾當時每天竭力傳耶穌的名,這福音書對他們的意義甚大:耶穌一來,萬事都要改變。甚至連仇敵魔鬼,都要臣服在主耶穌的權柄底下 - 馬可只用了一句去記載試探的過程,彷彿表示耶穌戰勝撒旦,不過是迅間,詳情不值一提)。24節記載一隻附在人身的污鬼,用敵對的口吻去敵擋耶穌,牠也不得不承認主耶穌的身份!

 

我也會問,對作者來說,他寫這番記載的時候,對他而言最大的意義又是甚麼呢?

 

馬可福音的作者是馬可。我曾經講提摩太後書的系列,最後的一段曾提及他,是在保羅即將離世,他特別提起這位曾經令他失望的弟兄,「於傳道的事上,於他有益」(提後4:12) 。使徒行傳記載,馬可曾經跟保羅、巴拿巴一同宣教,但他中途離隊,到第二次巴拿巴提議帶馬可同去,保羅極力反對,聖經說二人起了爭論,甚至彼此分開(徒15:39)。雖知巴拿巴樂於助人,被信徒稱為「勸慰子」,也是曾經提拔過保羅,保羅所尊重的弟兄。既然不是意氣之爭,學者認為有充份理由相信,馬可昔日離隊,相當大可能是他自己的失敗,以致保羅幾乎斷定「永不錄用」。在馬可福音14章有個奇怪的插段:耶穌被賣的那一夜,有個少年人赤身披著麻布跟隨耶穌,當人捉拿他時,他丟了麻布赤身逃跑。這個「突如其來」的小片段在其他福音書都沒有出現,令很多人相信當中的這個少年人,就是馬可本人。看來青少年馬可,的確是有點差勁。但後來怎樣?彼得在他的書信中,形容他為「兒子」(彼前5:13下);我們相信是由彼得將跟隨主的經歷轉述,讓他寫成馬可福音。

 

當馬可用明快的筆觸,短短第一章,描述「耶穌一來」帶來生命的「反轉」,不正是他生命的寫照!又如第一章最後一段記載,是耶穌對長大麻瘋者的憐憫,相信馬可記下時,也是切身處地感受到耶穌對他的憐憫,一位本來軟弱得可憐的小子,如今成為神重用的聖經作者。「耶穌一來,萬人盼望」,你相信嗎?這真是這時代的呼聲,是我們每人生命當中最需要的宣告!